【生活淺談】 無形的依賴 Cloudflare大停機
作者:馮煒洸 Thompson Fung
你早上用Uber叫車,支付時用電子錢包,然後走到辦公室刷卡進門。你可能不知道,這三個簡單的動作背後隱藏著數十家科技公司的相互依賴。2025年11月18日晚上 (昨天),有在上網的朋友應該發現有很多網站無法瀏覽,而在螢幕上會看"internal server error" 的字眼,約3個小時後恢復。
Cloudflare指出,原因為「異常流量激增」(“spike in unusual traffic”) 導致其流量處理系統出錯,並非初步判定為惡意攻擊。
隱形巨頭控制著一切
Cloudflare (NET.US)處理全球約20%的網絡流量,但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。更令人震驚的是,當你使用Stripe進行支付、透過Auth0驗證身份、用SendGrid發送郵件,甚至使用ChatGPT這類當紅的人工智能平台時,這些服務的背後都依賴著Cloudflare的基礎設施。Cloudflare最著稱的優勢,就是其對網站的DDoS防護能力在業界首屈一指。換句話說,當這些服務遇到惡意攻擊時,Cloudflare就是守護著它們的無名英雄。
然而,這次停機暴露了另一個問題: 當這位「無名英雄」本身出現故障時,會有什麼後果?
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已經被這些隱形依賴深深滲透。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使用Auth0或Okta進行身份驗證,而這些身份驗證服務又依賴Cloudflare保護。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託管在雲端,教育部的服務平台支持教師遠端教學,政府的線上繳費系統連接著數百萬市民的日常需求。我們使用的每一項數位服務,背後都是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的支撐。當這些「隱形巨頭」出現問題時,整個社會的數位生活會陷入混亂。
從CrowdStrike中學習
還記得CrowdStrike (CRWD.US)大規模藍白畫面事件嗎?2024年7月,由於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rowdStrike分發異常更新,導致其全球大量客戶的Windows作業系統電腦和虛擬機器裝置出現故障,表現為顯示藍畫面或恢復(Recovery)介面。該事件波及眾多行業,如航空業、銀行、酒店、醫院、證券市場及廣播電視,造成眾多服務中斷。此事預計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,股價當日跌近11%。但有趣的是,事件消化近半個月後,股價已經見底,並在約7個月後再創新高。
這說明什麼?即使公司發生重大故障,只要它仍然在市場佔據獨佔鰲頭的地位,投資者最終仍會認可其長期價值。因為企業別無選擇,它們仍然需要這些服務,無法輕易轉換供應商。
Cloudflare現在是買入機會嗎?
現在輪到Cloudflare,其股價在當機當天下跌近2.86%,而距離歷史高位曾下跌近28%。這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: 是否應該學習CrowdStrike案例,把握這次下跌作為買入機會?
吸取CrowdStrike的經驗,如果Cloudflare未來的基本面未因這次事件造成太大影響,且賠償金額不會過於龐大,相信Cloudflare仍然會具有一定的投資吸引性。畢竟,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完全替代它在基礎設施領域的重要地位。
但投資者也需要警惕: 這次停機事件是否會引發監管部門的關注? 企業客戶是否會開始尋求備用方案? Cloudflare如何回應外界對其可靠性的質疑? 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其未來的估值和增長前景。無論如何,Cloudflare大停機事件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事實: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相互依賴、風險相連的數位世界中。
作者馮煒洸為華業證券副投資組合經理、證監會持牌人士。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。亦不排除未來會買入或沽空以上股票。
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