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最低上落價

港交所下調最低上落價位助提升交易效率

Image
  香港交易所   (00388)   計劃下調香港證券市場最低上落價位,以助投資者提升交易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。有關措施將分兩階段下調部分價格範圍的股票、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其他證券(不包括交易所買賣產品、債券、交易所買賣期權及結構性產品)的最低上落價位,下調幅度達到50%至60%,第一階段將於 2025年8月4日實施。 甚麼是最低上落價位? 最低上落價位是股票價格可以變動的最小單位(即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距離),是股價每次調整的最小幅度,限制了買家出價與賣家叫價之間可以相差的最小金額。 假設某隻股票的最低上落價位為0.02元,買家可能出價19.98元,而賣家則開價20元。由於買賣雙方的叫價未能對上,以致暫時無法成交,除非其中一方願意調整。 如果買家急於入市,可能會接受賣家的叫價,以20元買入,較原本出價多付0.02元;相反,若賣家想盡快沽貨,可能會接受買家的出價,以19.98元成交,少收0.02元。這0.02元的差距是投資者在交易中所承擔的隱性成本之一。 收窄價差有助節省交易成本 根據第一階段安排,股價介乎10元至20元的股票之最低上落價位將由現時的0.02元減半至0.01元;至於股價在20元至50元之間的股份,最低上落價位則會由現時的0.05元減至0.02元。第二階段預計於2026年中實施,視乎第一階段成效的檢討而定,若未見不利影響,屆時股價介乎0.5元至10元的股份,其最低上落價位將由0.01元減半至0.005元。(見下表) 正如上文提及的例子所述,下調最低上落價位有助降低交易成本,因價差縮窄可令買賣報價更貼近,投資者更容易達成交易,有利於提升市場流通率。 更公平的股份交收費結構 為確保下調最低上落價位的措施可順利落實,及令市場的交易成本與現時維持相若,香港交易所已於2025年6月30日優化股份交收費結構。 以往的股份交收費結構設有最低收費2元及最高收費100元,令細額交易承擔相對較高的成本。為令不同交易規模的收費更公平,香港交易所已取消最低及最高收費限制,所有聯交所買賣的交易統一採用0.42基點(即0.0042%)的相同收費率。根據香港交易所數據,若以2019至2024年間的交易推算,約77%的證券交易可節省交收費用。 多管齊下推動市場流動性增長 下調最低上落價位、優化股份交收費結構等措施均以提升香港市場流動性為目標,更多已推出的...